卵巢癌是致死率很高的妇科恶性肿瘤。来自中国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医学工作者,发现并针对卵巢癌细胞“免疫逃逸”等特点,优化其治疗方案,有效提高了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
14日揭晓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结果中,以浙江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浙江大学教授谢幸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卵巢癌进展机制及其阻遏策略的研究与应用》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据介绍,卵巢癌被称为影响妇女生命和健康的“隐形杀手”,除了没有非常好的诊断办法之外,其还具有不可阻遏的进展机制。统计数据显示,大于四分之三的病人在初次就诊时就已是晚期。
谢幸说,研究发现,卵巢癌细胞是一种具有“免疫逃逸”能力的智能化细胞,它可以产生各种物质,来有效改变人类机体各种免疫细胞的功能,使得免疫细胞不能识别或者不能攻击它。由此在机体中得以快速生长、转移。
医学工作者开始寻找办法,他们自主创建了一些单克隆抗体,运用这些抗体之后,使得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获得改善。
卵巢癌细胞的耐药性也是医学工作者面临的难题。浙大妇科肿瘤研究团队首次报道了一些分子能作为对药物是否敏感的标志物。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些载体,能有效抑制卵巢癌细胞的耐药分子,为下一步真正在临床上应用打下了基础。
在多年基础研究的同时,浙大妇科肿瘤团队同时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和北京大学,建立了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基地,并且扩展到浙江、湖北等多个地市级 医院,探索了新型的卵巢癌综合治疗方法。谢幸说,经过临床应用,联合课题组使得卵巢癌的存活率得到了改善,患者5年总生存率达48.6%,晚期癌症36.1%,高于美国2010年国家 健康统计中心公布的存活率数据。
据了解,团队的部分研究结果目前已被纳入国家规划教材和全国妇科 肿瘤诊治指南,有关成果分别被国内外20余家单位应用。 |